1、判断题 抗战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的主要途径是国民政府
A大力发展特务组织 B.废除列强治外法权
C.实行统制经济政策 D.采取“征借”等手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治上实行一党专制、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外交上与英美签订协议,废除治外法权等特权,并消极抗日。其中统制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垄断工业、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商业专卖等具体措施,结果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法家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儒家强调尊卑等级,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这些学派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09年,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的事件是
A.淞沪铁路建成
B.唐胥铁路通车
C.同蒲铁路通车
D.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A.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
B.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
C.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强
D.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资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废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侮辱去掉的。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
(2)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
(3)试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
(1)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2)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需要和表现。
(3)都把剪辫这一陋俗置于强国富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振兴中华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而非泛泛地移风易俗。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