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科技、高质量产品而闻名的海尔集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不断推动高科技新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这就是海尔长盛不衰的奥秘。这说明(?)
A.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B.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C.采用新技术能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动
D.科技创新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该典故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必死守教条,这鲜明地体现了法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普鲁士的带动下,全德兴起了私人和国家联合建设铁路的热潮,对煤炭、铁轨、机车、车厢等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有力推动了……创办企业的热潮。当时,人们开发新矿山、建设新工厂、修筑新铁路、向股份制公司投资,几十家新式银行陆续开业,社会游资被大量集中起来投入生产,同时,英、法、荷等外国资本源源不断进入莱茵区……工业革命迅猛前进。
——《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银行借款兴建北京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这条铁路先由政府拨款修建卢沟桥至保定及汉口至滠口两段。1906年北京至汉口全线通车。
张之洞从1889年起,以武汉为中心,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 在湖北新建了卢汉铁路,督办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由于诸多的因素,川汉铁路修建激发了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被迫调集湖北地区的新军前往镇压。

材料三 新中国铁路大事记

(1)据材料一归纳德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发展对近代德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铁路发展的特点。(7分)有学者称“川汉铁路搞倒了一个王朝”,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6分)
(3)材料三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西部地区首次开通铁路”“第二五年计划期内,铁路建设以中国北部为主”。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4)据“新中国铁路大事记”,概括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⑴(1)原因:私人和国家联合建设铁路;工业革命的推动(或:与铁路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金融业的发展;外国资本的涌入。(4分)影响:推动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增加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促进了德意志国家统一;成为欧洲强国。(6分)
⑵(2)特点:政府的支持;资金来源多样(或:政府投资与民间集股、借款等并举。如学生回答“资金充足”等不给分);洋务运动的推动;铁路布局集中在东部不均衡。(7分)
认识:清政府为筹建川汉铁路曾发行股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准备把川汉铁路的修建权转让给外国,侵吞股银,加深了民众对清政府卖国政策的憎恨,加剧了清朝的统治危机,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前往镇压,为湖北的革命势力提供了有利契机,成为武昌起义成功的重要因素。(6分)
⑶(3)一五计划:宝成铁路;二五计划:兰新铁路或包兰铁路。(4分)
⑷(4)变化: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的分布状况,从线到网,布局更趋均衡与合理;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开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经营管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6分)
原因: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赢得独立;中共政府的统筹规划,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需求;改革开放的推动。(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文革”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
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
B.把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C.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
D.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革”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
D.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在区分共性和个性的东西,根据掌握地知识不难发现A、B两项说的只是新加坡和韩国,而C项说的是西亚一些国家,只有D项才是亚洲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