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二)
2018-10-17 00:39:56
【 大 中 小】
|
1、选择题 秦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 ) 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 B.防止三省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 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 D.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集体决策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唐朝的政事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不符合“唐朝政事堂设立”的史实。CD两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D。进一步可知,B项符合当时设立政事堂的史实,即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免不了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设立政事堂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古代,它在政治制度的创新方面多有建树,且其政治制度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示一中的政治制度有何突出特点?(2分)图示二中创设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一图示三所示的政治制度与图示二相比,有哪些创新性的变化?(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图示一特点:皇权至上(2分)图示二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避免丞相专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4分) (2)变化: ①中央:中书省一省权重,相权加强(或答出“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亦可得分)(2分) ②地方:创设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2分) (3)变化:材料二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分) 材料三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2分) 认识: 积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统一政局继续,社会相对稳定,使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文化繁荣;(3分)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3分)(其他方面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只答到其中一个方面,最高分不得超过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通过材料一图示一中看出表示的是中央里面权利的分配情况,可知是君主专制的情况。图示二政事堂的存在是宰相的总办事处,三省六部的存在,提高了行政效率,目的是为了避免丞相专权,最根本的是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2)材料一中图三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与图示二相比,中央:三省变为中书省一省,而且中书省成为最高的行政机构,可见宰相的权利增强。中央还增设了专门管理西藏事务的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地方:开始创设了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3)新变化:材料二中“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表明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君主专制强化。材料三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关于认识影响,注意影响要一分为二,积极影响要从如何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和维护国家稳定考虑,社会相对稳定,使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文化繁荣;消极影响从分拣君主制度强化怎么阻碍社会进步角度回答,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的不同 时代、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材料一
 图1 (汉武帝) 图2(军机处) (1)假如你是图1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所耳闻目睹的汉武帝强化皇权的主要措 施有哪些?结合图2指出清朝时期为 强化皇权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说明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呈现什么特点?(7分) 材料二 梭伦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从而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打破了贵族制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摘自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2)依据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8分)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3)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为什么不容低估?(4分) 材料四
  图3:英国政体的漫画 图4:美国政体示意图 (4)根据材料四图示填写表格。(6分)
(5)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历程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1)措施:频繁换相;破格提拔人才,参与决策;设立中朝,(如答削弱王国势力的相关内容也可)(4分,答对2点即可);措施:设立军机处(1分);特点: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或皇权不断加强。(2分) (2)主要内容:经济上,解负令;政治上: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设立民众法庭。(6分) 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3)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写出两点即得4分) (4)图3: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权利法案》 图4:民主共和制或总统制共和制;三权分立(或权利的制约和平衡); 1787年宪法(6分,答对一点一分) (5)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呈现曲折前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各国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或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民主政治进程与法制建设或改革紧密相联等等。(5分,任选二点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丞相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设置和废黜都是为了满足皇权统治的需要,秦始皇时代,皇帝制度刚刚设立,统治地位尚未完全稳固因此需要宰相的辅助以巩固政权的稳定,而到了明代皇帝制度已臻于成熟,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的需要,明代废黜了宰相制度,因此宰相的存废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A项符合题意,B D两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C项于此无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宰相制度 点评:宰相制度从秦朝开始设立,此后便走上了日趋弱化的道路。从唐代开始,宰相的职权被一分为三,继而再加细分,宋代沿袭这一做法,终于使得宰相的职权极大削弱,但与此同时却造成了冗官现象和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了最终的解决。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