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C.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和刑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B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B。无论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还是先秦儒学,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排除C。他们也都主张“仁政”,排除D。联系史实,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表现在新增加了君权神授思想,这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神化了封建统治,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欧洲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冷战的重点是在欧洲,欧洲同时受到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丧失了独立性。所以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故选C。
点评:还可以考查欧洲联合的影响:
(1)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增;
(2)随实力增强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
(3)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斯大林指出:两年半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增长,人们在高唱资本主义“繁荣”的胜利歌,“普遍”叫嚣苏维埃国家“必定灭亡”、“必定崩溃”。反而现在,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群众陷入贫困……当此之时,社会主义苏联不仅没有出现预言的“必定崩溃”,反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失业人数日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日益高涨,五年计划提前到四年完成……
——吴恩远《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萌动,以近百年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为历史动力,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社会基础,以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日本侵华和苏联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诱因。具体表现为知识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国民党关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共产党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在主客观两个方面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倾向和走向。
——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欣欣向荣”景象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这种景象背后潜在的问题。(6分)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现代化的萌动”。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萌动”出现的原因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萌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向现代化。(8分)
参考答案:
(1)表现:摆脱了粮食困难;90%以上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分,任答三点即可)
问题: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企业和地方积极性受到压制。 (3分,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近百年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探索;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侵华;苏联经济崛起。(3分,任答三点即可)
特点:出现社会主义倾向。(2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国共内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日本的侵略。 (3分,任答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本问考查斯大林模式知识点,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失业人数日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日益高涨,五年计划提前到四年完成。”第一小问应从农业和工业两个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实际查的斯大林的模式的弊端,回答斯大林模式经济上的弊端即可。
(2)关键信息:具体表现为知识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国民党关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共产党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在主客观两个方面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倾向和走向。第一小问考查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原因,依据时间信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积极因素分析归纳;第二小问依据“并在主客观两个方面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倾向和走向”归纳;第三小问同样依据时间论处从国内与国际两方面分析,但应是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阻碍因素,如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根据材料“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可知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分布》图时得出了若干判断。这些判断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些经济区域组织都诞生于20世纪下半期②这些组织都是以经济合作为前提③这些组织都把南美洲与大洋洲国家排除在外④这些组织的诞生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