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中造成国共两党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性质发生变化?B?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D?中共的坦荡胸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国共合作是建立在抗日的基础上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经历了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仪式终于在2001年11月举行。这意味着
A.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揭开了序幕
C.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D.中国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分析题意,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它是一个协调全球性贸易的世界经济组织,其遵循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并不是区域性组织,所以A不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早在新航路开辟时就已经开始,B不对。就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看,虽然一些新兴经济力量在快速崛起,但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C不对。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要从世贸组织的特点和宗旨入手,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 ]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有利于
A.经济危机的缓和
B.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是清朝康熙统治时期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繁荣昌盛,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快速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海关税收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康熙年间的经济情况,学生要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看国库储备呈增长趋势,故选A;但是这种增加是因为商业贸易还是因为对外贸易看不出来,因此BD项错误;C项错误,内忧外患是在清朝后期。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的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起于康熙年间,止于嘉庆年间,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