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⑴ 依据材料一,分析1830年到1870年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
⑵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铁路运输艰难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0分)
⑴ 原因:工业生产的发展;蒸汽动力的推广;铁路具有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廉的特点。(4分,答对1点即可得2分)⑵ 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洋务派内部矛盾重重;资金和技术的匮乏;受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竞争。(6分,答对3点即可得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1830年到1870年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说到底就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一系列变化所造成的。例如,工业革命完成,工业生产的发展的推动;改良蒸汽机的大力推广,蒸汽动力的推广;还一定要从火车自身的优点来去解答问题,例如,铁路具有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廉的特点。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既有英国当时国情的需要,又有铁路运输自身有点。
(2)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铁路运输艰难的原因主要是要从材料中找答案。“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可以概括出: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可以概括出“中国国情不需要,当时中国真的还不需要火车”; 资金和技术的匮乏;受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洋务派内部矛盾重重,洋务运动只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也可以做为答案要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可知美国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说明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故本题选择C项。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A错误。材料中反映出美国开始寻求解决办法,说明美国对中国不再是之前的封锁与敌视,故B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年—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
年份
| 宗教
| 世俗消息
| 科技
| 比评与建议
|
1868年
| 48%
| 26%
| 22%
| 4%
|
1869年
| 36%
| 36%
| 9%
| 19%
|
1870年
| 18%
| 68%
| 5%
| 9%
|
1871年
| 16%
| 46%
| 23%
| 15%
|
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 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
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 D.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从1868年到1871年,刊载宗教的内容逐渐减少,报道世俗信息与自然科学的内容逐渐增加,逐渐成为一份综合性报纸,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理解需求在不断地增多,D符合题意,ABC的表述均不合材料信息,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4年,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了西欧国家
[? ]
A.在国际关系中决心与美国决裂
B.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C.开始放弃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D.希望摆脱美国控制,联合自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东西方如何对待人性态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方的“人文主义”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东方的“民贵君轻”强调的是民本思想;西方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是人有信仰的自由权利;东方“天人感应”学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是相互沟通,和谐相处的关系;中国的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治服务;东方的理学家提出的“致良知”是强调人内心的自省;故同时符合西方“不禁人的本能”中国“独禁本能”要求的是C。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