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风雨苍黄,百年沪宁!沪宁铁路沉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铁路的百年光阴,1908年4月3日的《申报》曾报道:“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阳历4月1日)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盛。”这一材料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加强了南京和上海的联系
B.沪宁铁路标志着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民生事业也走向近代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2、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国际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

[? ]
A.发展本国的石油化工产业
B.促进国家实现富裕的步伐
C.摆脱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D.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
3、判断题 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根据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C.民主政治的光辉历程
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
4、判断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
①我国产品、产业的升级换代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③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4分)
材料二?西方七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
| 1951~1960年
| 1961~1970年
| 1971~1980年
| 1981~1987年
|
日本
| 8.0
| 10.6
| 4.9
| 3.8
|
美国
| 3.3
| 3.9
| 2.8
| 2.7
|
联邦德国
| 7.3
| 4.6
| 2.8
| 1.5
|
法国
| 4.8
| 5.6
| 3.7
| 1.6
|
英国
| 2.8
| 2.8
| 1.9
| 2.5
|
意大利
| 5.5
| 5.7
| 3.1
| 2.1
|
加拿大
| 4.0
| 5.2
| 4.2
| 3.1
|
——世界银行《世界统计表》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材料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10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