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的标题是“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

A.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
B.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
C.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
D.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不久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因此A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美国未参加的组织有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欧盟是欧洲国家组成的经济政治联盟组织,美国不属于欧洲国家,故没有参加;其他三个组织美国都是主要倡导国和参加国,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最初出发点是
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C.推动国际局势朝多极化发展
D.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属于中等难题。解题关键是考察不结盟运动的目的。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并非是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可排除A;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这些都是后来的目的,而起初的目的只是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战后最大的需要是经济发展,它自己缺乏开展这项任务所需的资金……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相互补充:它们不会竞争。美国不仅仅是帮助中国发展经济的最合适的国家,它也是唯一有能力参与中国经济的国家。”请判断毛泽东说这段话最有可能的时期
A.抗日战争胜利前后
B.解放战争胜利前后
C.抗美援朝战争后
D.尼克松访华前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抗战胜利前后的中美关系。材料中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是友好的,从“它也是唯一有能力参与中国经济的国家”可知当时的美国是经济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 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十小农经济十君主官僚体制十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推动这次文明转型的因素主要是
A.新工具新技术的发展
B.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了历经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改变决定文明的转型。铁犁牛耕等新生产工具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A符合题意;B、C不是转型的主要原因,D发生在秦以后,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