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我国喜迎奥运。2010年是农历
A.庚寅年
B.己丑年
C.丁亥年
D.辛卯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 (东突厥来归附)温彦博以为,“请……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策之善者也。”魏征以为,“……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6分)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朝廷君臣治理东突厥的主张及其结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太宗还有哪些重大举措?(10分)
参考答案:
(1)说明: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因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而亡,他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6分)?
(2)思想:以民为本(或“存百姓”思想)(2分)
实践: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8)
(3)主张:温彦博主张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魏征主张“纵之使回故土”;(4分)?结果:唐太宗赞同温彦博的意见,并在东突厥地区设立了羁縻府州。(2分)
举措:采取“战而后和”策略;册封西北各族首领;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唐蕃联姻(和亲)。(4分)
本题解析:第(1)小问从材料中“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在于贪得无厌,苛政猛于虎和穷兵黩武,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与民休养生息,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第(2)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中“存百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从休养生息和慎用刑法两个方面分析。第(3)小问中第一问从材料中“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彦博的主张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从材料中“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可知魏征主张“纵之使回故土”;从材料中“上卒用彦博策”可知,结果是唐太宗赞同温彦博的意见;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采取的措施有采取武力征服策略、册封首领、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和亲通婚。
点评:对于中国杰出的政治家,高考考查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从政治家的主要活动,考查其对中华文明发展中的贡献。(2)从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在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出了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材料一 西方人在刚开始时很是怀疑苏联创造新社会的计划,很多人都认为它一定会失败。而随着一系列五年计划的展开,怀疑逐渐变成了真正的兴趣。但是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却又对苏联的印象都不好,如果还不能称为幻灭的话。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在另一方面,大部分西方人也都同意,没有五年计划造成的工业增长,苏联就不可能在二战中对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西方人是如何评价苏联五年计划的。(4分)
材料二

(2)图片反映了两个“五年计划”中的什么现象?各自的影响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1)既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又看到其贡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工业发展为打败法西斯做出了重大贡献。(4分)
(2)“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4分)
“二五”计划: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指标的“左”倾错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三年经济困难。(4分)
本题解析:既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又看到其贡献。
“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日)记者进一步直率地问(申新棉纺织印染厂总管理处总经理荣毅仁):“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凯歌行进时期》
你是怎样理解荣毅仁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要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但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还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解放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资本家的欢迎,也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开始有步骤地消灭私有制。由于资本家当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有别于官僚资本的政策。通过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等方式,在维护资本家利益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们改造。本段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后,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荣毅仁的真实感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文献写道:“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文献可供研究
A.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
B.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C.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革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即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新文化运动均不符合时间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提的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排除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