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8年冲刺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哲学家王夫之关于动静关系的朴素辩证法。其大意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状态。运动和静止是气化过程中呈现的两种状态,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与题意相符。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其变化的根源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纵观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 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不难发现其题目中所说的变化是指明朝儒学家的籍贯是在南移的,而变化的根源往往要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经济重心的转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宋明儒学家籍贯分布变化的根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子路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四周的人。”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所有的百姓。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尧舜也会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事啊!”而朱熹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反映的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经世致用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内容是道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无关,所以排除B项。CD两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材料内容表明各个时期的儒家思想都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而不是要求百姓怎样,故CD两项不正确。故A项是正确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代理学·儒家主张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二程”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