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 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 1/4。持续几年的危机使失业工人受尽饥寒之苦。据当时记载,在许多城市的周围,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栖身之所。
|
?——昊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
材料二
 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廉价卖车
|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工人的这些状况必然会引发什么问题?当时的胡佛政府是如何解决的?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新年伊始,郎咸平教授对2010年的中国经济做出预测——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资产泡沫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也面临了相似的困境,为此它们采取的重要举措不包括 [? ] A、出售国有企业给私人 B、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D、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判断题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法西斯主义”、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一部分资本家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出现他们这种论调主要是因为? A.罗斯福作风强硬,一意孤行,站在维护民众利益的角度保障其权益 B.罗斯福新政限制工业规模,削减农业产量,不利于资本家扩大再生产 C.罗斯福新政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暂时牺牲了资本家的部分利益 D.罗斯福新政完全放弃了市场经济原则,实行计划经济
5、判断题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