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实行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实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所以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故选B。A项合作社并不是全部公有,吃公共食堂;C项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措施;D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容。
考点:人民公社化运动
点评:解题时注意分析是如何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的。由于兴办了“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妇女出来,而这些指令性的东西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建立起来的。党在十年探索中所犯错误的两个核心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中国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曲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C.中共十四大
D.十四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面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1958年的宣传画《刻舟称瓜》。它反映了

A.当时的农业高产丰收
B.农民生产技术提高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大跃进运动发动,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宣传画《刻舟称瓜》正是反映了这一时期“浮夸”现象严重;ABD与史实不符,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严重经济困难,因此选C.
考点:大跃进
点评:大跃进运动一方面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另一方面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与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
A.都使农民个人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
B.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C.都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D.都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经营自主权由私变为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公变为私,所以A、C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受苏联的影响,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要求确认建国初期在工矿企业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可用排除法解答。A选项是民主改革的内容而非目的;B、D选项吃虽然是改革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民主改革废除压迫工人的旧制度,生产改革废除旧的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均属于“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