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两项都是D项的组成部分,这两项不全面,所以排除AB两项。C项为错误项,秦始皇对我国后世的影响深远的是他创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秦朝的统治政策,秦亡于暴政,所以他的统治政策对后世的影响消极的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应了(?)
A.唐朝佛教兴盛
B.唐朝时期儒学没落
C.魏晋时期佛教兴盛
D.魏晋时期佛教获独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南朝;C项正确,佛教在为魏晋之际得到极大的发展,寺院林立;D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点评:佛教在东汉明帝传入我国后很快就本土化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元宵节的出现就是说明了这一点。魏晋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宋明之际更是如此,佛教和道教与儒学柔和形成了宋明理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秦始皇时,“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的说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与地方职责分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皇权的至上。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潮流,世界上出现了“经济联合国”。“经济联合国”是指
[? ]
A、WTO
B、the Europe Union
C、APEC
D、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Regio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A.中国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头羊
B.各国普遍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不适用于中美关系
D.新中国外交政策出现调整的苗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在1957年毛泽东的讲话中,他首先承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强调美国不会那样去对待中国和社会主义国家,另外基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目标(消灭资产阶级、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一个共产党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会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永久地相处下去。故材料承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普遍性,但又指出由于现实(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未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要求,单纯地坚持使用该政策是不合时宜的,应该有所调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