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问题:
(1)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4分)
参考答案:(1)水平1:基于材料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8分)
?农奴,他们与主人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如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人身不自由;主人不同意不能离开,随主人转让。他们与主人之间是依靠权利与义务(契约、法律关系)来维系的;如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但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或有权继承父辈的田产、使用当地的磨坊,但要向主人纳税。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或判断理由不准确(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2)水平1: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一致,且概括正确完整。(4分)
?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但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据此可知,庄园有农业、手工业和集市交换,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水平2: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部分相合,或概括较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1)从材料 “不自由”“不能离开土地”、可以转让、为主人无偿工作等信息,可知“他们”是指俄国的农奴。
(2)结合材料“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但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判断这种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四国改革的史实回答:
材料一:?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自钱乘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如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材料四?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3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材料中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2分)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 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3分)
(4)材料四中,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4分)
(5)四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1分)
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1分)
(2)①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地税改革;②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③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3)“皮毛”是指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
内容:废藩置县;(1分)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分)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度。(1分)
(4)①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4分)
(5)封建统治危机;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四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任写2点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1)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这些或是题干中的显性信息或是隐性信息,但对于解题十分重要“19世纪50年代”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可知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推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明治维新在经济上①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③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④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⑤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3)“皮毛”实际是问洋务运动的弊端和局限;根据题干“日本先变的是“体制””,可知是问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明治维新政治①废藩置县。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③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4)注意题干要求“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可知是指经济近代化或工业化的举措①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5)本问实际是问共同原因。原因类的问题不仅要注意与题干材料的衔接,还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内因、外因;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点评:?历史材料题要注意1.重视审题训练,要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2.忠实于材料 ;
3.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4.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 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6.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D.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成为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重要契机,答案选C,A B D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与C项相比略显次要。
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②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③社会矛盾方面,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和新思潮的涌动;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本题的考查角度是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皇家非洲公司获得英王特许,很快就成为西非黄金和奴隶的最大买主。但是由于英国同荷兰争相向非洲人出售武器弹药,竞争十分激烈,杀人武器很快就在某些森林国家中扩散。对许多非洲国家的首领来说,掳掠和贩卖奴隶成了一种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干的事。如果他们拒绝干,欧洲就会向他们的对手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可能被用来掳掠他们的臣民,变卖为奴。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一位在奴隶贸易后期进入非洲内地的殖民者的记述: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 “水晶之夜”:1938年11月9日夜在德国和奥地利希特勒借口德国一外交官在巴黎被波兰籍犹太人大学生枪杀,发动了一场对犹太人的突袭报复行动。仅在这一夜就有91名犹太人被杀害,数百人受重伤,约7500家犹太人商店被洗劫一空,近200座犹太教堂被焚烧或拆毁,3万名犹太人被逮捕。暴行过后,被洗劫的地方到处是破碎的玻璃。所谓“水晶”,指的是碎玻璃,人们用这个讥讽的词汇来表达难以抑制的愤恨。此后,德国法西斯开始了大规模的反犹活动。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每年11月9日都举行纪念活动。用德国总理施罗德的话来说,11月9日是一个“耻辱的和值得思考的日子”,所有德国人都不应忘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在西非掠买黑人奴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了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水晶之夜”,说明纳粹屠杀犹太人这一历史上空前种族灭绝惨剧是怎样开始的?它给后人带来了什么影响和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出售武器弹药换取奴隶。
(2)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非洲经济衰退,日益贫穷和落后。
(3)德国法西斯在纳粹的种族理论的指导下,对犹太人乃至全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后人要牢记这段血腥黑暗的历史,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它启示我们要摒弃民族歧视和偏见的丑行、唾弃吞并和侵略的野心,尊重其他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权利、珍惜祖国自强与独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农奴制度的阻碍
B.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C.国内市场狭小
D.自由劳动力缺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时间上来看,19世纪的西欧国家已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俄国的农奴制是其落后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