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
A.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的矛盾
B.“理”是否是世界的本原
C.是否继承孔孟正宗治理国家
D.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两者对世界本原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识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
开①政治领域?②文学艺术领域?③经济领域?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得出在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因此②④符合题意,D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一战前后中国进口总值指数变化的情况。(以1913年为100%)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表,分析一战以来中国进口贸易总值变化的趋势。
(2)说明进口总值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一战开始后,中国商品进口额比战前减少。大战结束后,进口额迅速回升并超过战前水平。
(2)减少: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增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重新受到压制。
本题解析:本题有一个难点,即图表中给出的是中国的进口额,与印象中的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正好相反,但这正是题目的“题眼”,正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帝国主义国家输出到中国的商品才有所减少,审题时应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排除。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不包括深圳,排除。D项,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隋朝时有一位书生要从江都出发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如果他一路上都是坐船走水路的话,他沿途要经过哪些河段?按顺序排列应是 ①黄河 ②广通渠 ③江南河 ④通济渠 ⑤邗沟 ⑥永济渠
A.③⑤④①⑥
B.⑤④①②
C.⑥④②①
D.③④⑤⑥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既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又考查学生从空间角度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由南到北的四段依次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和永济渠;其次应明确江都位于邗沟的南端,不需要走江南河,因此可以排除③,而四个选项中两个中有都有③,故可排除A、D两项;再次经过邗沟、通济渠到达洛阳后不再走永济渠故可排除⑥,而从黄河到达长安需经过广通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