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且法变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目的是(?)
A.以法治国
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
C.独尊儒术
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且法变可明,民知所从矣”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用思想领域里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故选D。A项明显错误,古代并未出现过依法治国的时期;B项明显错误,是独尊儒术,而不是各家都抑制;C项是手段,不是目的。
点评: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的主要标志是
A.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亚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一种新的服装款式开始在中国出现并流行起来,这种服装款式应该是:
A.中山装
B.长袍
C.西装
D.旗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所给的时间“辛亥革命后”且是一种新款式,因为中山装为孙中山所设计的一种款式,所以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流行,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近代人们穿着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有教养的象征。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因此答案为B。《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教师法》是涉及教师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与未成年人无关。因此ACD均错。
点评:《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保护未成年接受教育权利的一部法律,是国家重视教育的重要体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科教兴国战略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汉武帝为了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教科书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史实可知汉武帝为了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备选项中①②③④均是其采用的主要措施,答案选D。
点评:儒家思想起源于我国春秋晚期,为孔子所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大宗,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享受特殊礼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直至今日,复兴国学的内容中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