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它反映出当时的上海

A.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B.已经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C.社会生活呈现西化趋势
D.生活水准接近世界水平
2、判断题 (26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李静《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和评价孔子,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总结孟子对治理国家的建议,并指出其经济根源。(6分)
(3)朱熹、李贽是怎样“重新解说”孔子的?(6分)
3、判断题 当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在加强,二者的关系为
A.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B.前者排斥后者
C.后者排斥前者
D.相互对立
4、判断题 (10分)
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5分)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5分)
5、判断题 2012年2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城市有望增加至9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政府的支持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