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宋代近世说”为核心的中国历史时代划分学说和 “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的中日文化关系论。对清末中国的研究,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陷入政局反复动荡、军阀割据的黑暗时代的失望,促使他去追寻他所看到的这些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现象,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中国史上的什么时期开始形成的?他找到的答案就是“宋代”。他发现“宋代以来的近世”是中国目前弊端的根源,是中国走向未来所必须克服和超越的对象。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问题,他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说”,他预言:东洋文化的发展,有时还会越出本民族、本国的界限,形成一个“东洋文化圈”。今后,中国文化的中心将移至日本,将由日本来代替中国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这就是近代日本的国家使命、文化天职。
评材料中内藤湖南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作者意在说明中国文化已不会发展;中国文化的精髓已被包容在日本文化之中;其观点是为日本的侵略政策服务的。
(第一层次,0—4分,观点不明确,没有结合史实论述,逻辑关系不清楚。第二层次,5—8分,观点较清楚,只结合部分史实论证。第三层次,9—12分,观点明确,能结合史实多角度论证,史论结合,逻辑关系严谨,层次分明。)
本题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就本题而言,可以选择同意内藤湖南的观点,也可以反对他的观点,但是都要进行论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对日本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是
A.打击了日本的传统手工业
B.手工工场纷纷破产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日本黄金大量外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材料中的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4分)
(2)“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策略正确密不可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新掌权,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4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得满分。)
(2)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改革;武装倒幕,奠定了改革的政权基础;改革措施全面、得力,贯彻比较彻底;政府积极主导工业化;虚心向西方学习;妥善处理与旧势力的关系(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问是观点评述,因此解答时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其次选择其中一种观点阐述即可,但需要结合史论、语言规范;第(2)问,该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策略的关系,可以从明治维新的进程与特点去分析归纳,比如: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改革,武装倒幕,奠定了改革的政权基础,改革措施全面、得力,贯彻比较彻底,政府积极主导工业化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古代第一个由南方统一北方的全国性封建政权是
A.隋
B.唐
C.元
D.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隋、唐、元三朝都是先统治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然后统一南方,而明朝则是由长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然后推翻旧政权元朝,建立了明朝。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 ?)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②翻译西方著作
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入欧”④生活习俗的西化
A.①②④
B.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文明开化”的表现,①②③④都表明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倡导“文明开化”。
点评:2009年高考福建文科综合卷选考题就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