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后
D.戊戌变法期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有三次特别重大的会议,它们是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八大、十四大、十五大
C.八大、十三大、十五大
D.七大、十四大、十六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十六大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元朝和明朝时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这说明了
A.儒家经典不再是科举考试内容
B.《五经正义》不再为儒学家重用
C.朱熹的学术地位远高于孔孟
D.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四书章句集注》是宋朝朱熹的作品,是理学体现的体现,作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表明的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所以D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因此①符合题意,又依据“l952年到l957年”可知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时期,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③的表述也符合史实,而②④的表述在材料无法体现,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本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十月革命历史而言,下列各项不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A.《四月提纲》
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C.电影《列宁在十月》
D.1917年11月6日,列宁写给党中央委员会的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列宁在十月》这部影片是斯大林为了庆祝十月革命20周年所指定拍摄的,这个电影所描述与历史事实相距甚远,很多情节都是编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电影拍摄期间,苏联政权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以及斯大林与列宁关于之密切,列宁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对老斯的信赖和肯定。 它不符合杜维运对原始史料的定义,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