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
材料五 “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
请回答: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五的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以下哪一项经济主张是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适应的( ? )
A.推动生产的机械化
B.鼓励恢复传统手工业
C.引进国外优势产业填补国内空白
D.保障外国资本在印度的合法权利
3、判断题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一对联指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4、判断题 下列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B.甘地的非暴力理论来源于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
C.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独立的目标
D.甘地一共领导了三次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5、判断题 甘地及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印度国大党所接受,是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能发动群众起来抵制英国的侵略?②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③符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可以消除印度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