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逝世。季老热爱儒学,曾建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一《朱子语类》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200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活动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季羡林先生说“将孔子抬出来”的主要依据。(2分)
(2)材料二中主要提到哪些“理”?根据材料二说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新儒学”?(4分)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它们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4)你认为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是什么?假设你是设计者之一,请你帮助设计几项活动。(3分)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一方面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一方面中国丝、茶大量出口,这表明
A.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世界市场完全控制中国经济
C.中国的丝、茶生产迅速发展
D.西方侵略破坏民族资本主义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
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县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 .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4、判断题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于(?)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5、判断题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②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④1945年《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