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体分为三个帝国时代:1、秦汉帝国,2、隋唐宋帝国,3、明清帝国。把握每一个时期社会的整体面貌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历史,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1368年—1840年)在经济、政治和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各有哪些共同特点?(9分)明清时期的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这种时代特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共同点:
(1)经济:都出现或存在资本主义萌芽,如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清朝前期,在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了。(3分)
(2)政治: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更加强化。如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掌握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百官,镇压人民。清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皇权进一步加强。(3分)
(3)都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如明朝中期戚继光领导的东南沿海抗倭斗争;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侵略并取得胜利。(3分)
时代特征:(1)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古典小说蓬勃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同程度地具有反封建色彩。(2分)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使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1分)
本题解析:(1)关键是把握好特定的历史时期: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1368年—1840年),共同点:经济上可联系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政治上可联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措施;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可联系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2)时代特征:可联系思想上出现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与明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
(3)原因:可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看,联系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4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4分)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2分)
(2) “上”是指秦始皇。(2分)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4分)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4分)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图标信息中的内容“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可知是宋代开创的“三公”制度;图三中有“行中有省”可知是元代的行省制;图二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秦朝”这一时间可知,上应是秦始皇,他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统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可以看出反映的信息是明代宰相废除,权归六部;清代设立军机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其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丞相;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设立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春秋战国的争霸.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等现象出现根源于
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地方割据势力不断膨胀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民族矛盾尖锐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哀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地方权力膨胀的根源是经济上的分散性提供了物质保障,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原创】秦朝时期,我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而稍早的古希腊却形成了奴隶制的民主制度。下列对这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有①都是大一统国家的产物②都促进了本国、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③前者容易造成个人专制,后者可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④二者都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