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
2、综合题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体分为三个帝国时代:1、秦汉帝国,2、隋唐宋帝国,3、明清帝国。把握每一个时期社会的整体面貌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历史,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1368年—1840年)在经济、政治和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各有哪些共同特点?(9分)明清时期的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这种时代特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1分)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4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4、选择题 春秋战国的争霸.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等现象出现根源于
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地方割据势力不断膨胀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民族矛盾尖锐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哀落。
5、选择题 【原创】秦朝时期,我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而稍早的古希腊却形成了奴隶制的民主制度。下列对这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有①都是大一统国家的产物②都促进了本国、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③前者容易造成个人专制,后者可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④二者都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