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秦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此时书法主要是自发阶段,故A项错误;汉武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唐朝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故C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宋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宋朝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造纸术推动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开始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A说法错误,公元前后西方科技略微领先中国。B说法正确,从图像走势可以看出15世纪后中国科技开始衰落而西方科技迅速发展。C说法错误,15世纪前后中国古代科技达到顶峰。D错误,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呈下降趋势,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2分)2013年6月,香港拍卖行举行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专场拍卖,最后以2.7亿港元成交,创造宋代瓷器新的世界拍卖纪录。精美的瓷器,展示了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部)、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准许)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元)脱脱等《宋史》
材料二 (一)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二)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清)蓝浦撰、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
材料三 庆历中,有布衣毕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10分)
(3)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2分)
原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发达,统治者重视农业。(4分)
(2)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4分)
原因:领先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落后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6分)
(3)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表“《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解读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的领域,即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之所以在这些领域,中国的科技长时期领先于世界,主要与中国当时具体的国内环境密不可分,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认识:古代中国统治者极其重视农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耕文明极其发达等。
(2)根据材料二“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表,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古代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体现在:?3-15世纪时期,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出形成以上变化的原因,可以这样解读:A.长期领先于西方,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B.落后于西方,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16世纪左右才出现,之后缓慢发展等。
根据材料三信息,解读材料,不难知道,此问实际上要求回答四大发明对欧洲走向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以这样组织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加速了欧洲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具体可以这样解读: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B.火药,促使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C指南针,为新航路提供条件,西方殖民征服世界,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D.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一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