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清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使得京戏与徽戏的秦腔、昆曲相融合,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即京剧,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先进科技成果,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词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描绘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双使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而昆曲形成于明朝,京剧形成于清朝。
考点:宋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成就
点评: 本题目给了一个容易混淆人视线的词“平民”,如果做题把握不准就会走偏。只要抓住宋朝这个关键词,再结合所学知识也就好理解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 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 1885-1919年 | 1920-1944年 | 1945-1964年 |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 30年 | 16年 | 9年 |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 7年 | 8年 | 5年 |
时间 | 1929-1947年 | 1948-1973年 | 1974-80年代中期 |
贡献率 | 31% | 33% | 40% |
参考答案:
(1)例子: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天文学、数学等等(任意2点,2分)
特殊因素: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任意2点,4分)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3分)
(3)科学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4分)
(4)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2分)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分)
本题解析:第(1)题第一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较低,只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说明即可,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都能说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依据材料“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归纳概括即可。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图片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一的蒸汽机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结合图二点灯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结合图三电子计算机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表格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依据材料三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和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越来越少可以分析出科学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快;依据材料四数字的变化可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了。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材料五中文字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指科技发展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即环境恶化和社会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正确的应对策略是: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领先世界的低位;近代科学技术·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车;近代科学技术·第二次科技革命·电灯的应用;近代科学技术·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科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对于这种戏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它被称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B.它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C.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D.它是中国戏曲的“常青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④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科技没有向近代转化的原因可以得出①②④说法正确,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则是有利于推动科技发展的,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晚晴科技落后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