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说法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丧失
D.我国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说明这些主张提出的政治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3、判断题 四位学生在讨论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季节变化,天气冷穿多一点,天气热穿少一些。”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与地位而定,有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穿得破烂也没什么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统一由上级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就好了吗?”这四人的想法,恰可代表儒、道、法、墨四家思想。请按照甲、乙、丙、丁排列,选出正确选项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错误在于?(?)

A.违反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超越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
5、判断题 国民革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的租界是(?)
A.上海、汉口法租界
B.汉口、九江英租界
C.汉口、天津日、俄租界
D.上海、广州英、法租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