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存天理灭人欲,它本来是理学思想中一种卓越的自我修养,属于精神的领域,现在却成为面对广大民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伦常,沦落为扼杀人性的软刀子。”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的理论缺陷
B.理学的教条化
C.理学的逐渐落伍
D.理学的官方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的自我修养信条转化成“广大民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伦常,沦落为扼杀人性的软刀子。”说明理学对广大民众具有极强的约束力,这是主要因为理学的官方化和理学思想信条被政府强制推行到民间,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的教育政策,在198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三个面向”不是在90年代,所以该题目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1年,宋裴卿与其弟等人合伙在天津注册“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抵羊牌”毛线(“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一经问世,“抵羊牌”毛线逐渐成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说明(? )

A.“抵羊牌”毛线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
B.外国洋货价钱太贵
C.“抵羊牌”毛线物美价廉
D.外国洋货质量太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使用效果说明了与全国人民的心态有关,而当时1931年正好是中国面临日本的侵略,所以可以迎合当时人们抵洋抗日的心态。从材料中无法获取B、C、D的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发生了形式多样的改革。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纵观中国历代的改革,就本质作用上有以下三个典型的代表: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据此回答改革具有哪些基本的本质作用。
(2)革命与改革都是社会发展中常见的历史现象,与我们已经学过的“革命”相比,请你简单概括改革在方式、目的、后果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纵观历代改革者,你最喜欢哪位改革家?并谈谈你从其身上所受到的启发。
参考答案:(1)推动社会转型;改变王朝中衰局面;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方式: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目的:通过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来维护自身的统治。
后果:改革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发展。
(3)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可任选一位,主要从改革家的社会责任感、坚强意志、崇高品质、顺应历史发展等方面所受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各类改革的综合认识,应对所学过的改革进行综合归纳,从而回答第(1)、(2)题;回答第(3)题时,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阐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这一评价是建立在哪些依据基础上的?(?)
①生产力标准
②一分为二的方法
③人类文明的进步
④社会近代化角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评价方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②是错误的;材料中没有体现这样的观点。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