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位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有“礼论”一篇,说明“礼”的起源是因为人各有所欲求,故彼此争夺,结果发生乱事,于是统治者才制定“礼义”,以确立每个人应遵行的分际。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D.韩非子
2、判断题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①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物价?②打击对象是金融、商业资本家?③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④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充分说明反分裂国
家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其中历时最久的一次斗争是:
A.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B.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
D.施琅统一台湾
4、判断题 有人认为对康熙应该重新评价。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
A.全球化理论
B.文明史观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下面是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年份
| 民国元年
| 民国二年
| 民国三年
| 民国四年
| 民国五年
| 民国六年
| 民国七年
| 民国八年
|
工厂数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
材料二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