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7年7月我国举行了纪念中国高考恢复30年高峰研讨会,对恢复高考已走过的30年历程进行了理性的回顾,同时不约而同地为高考改革开出了一张张药方。这反映了人们对高考改革寄予了更高期待,是一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而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在我国也存在了1000多年,被认为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第五大发明”。据此回答:
(1)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唐朝前期几位封建君主统治时期,科举制度有哪些重大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是怎样改革科举制度的?其产生了哪些影响?
(4)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其主要影响是什么?
2、判断题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服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3、判断题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4、判断题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5、判断题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各项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