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危机四伏的主要表现是
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②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③政治腐败与军备松弛 ④列强的侵略日趋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演变的特征是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具体表现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和统治者盲目尊大、危机四伏等方面。其中危机四伏又具体表现为:政治腐败、军备松驰、财政危机、社会矛盾激化和面临日趋严重的外来威胁等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宗旨是?
[? ]
A.降低关税,减少关税壁垒
B.推行实施互惠和非歧视原则
C.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美国操纵世界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 1850~1949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年份
| 1850 年
| 1887 年
| 1914 年
| 1936 年
| 1949 年
|
人口数? (千人)
| 414 699
| 377 636
| 455 243
| 510 789
| 541 670
|
人均收?入(元)
| 43.8
| 35.9
| 41.22
| 50.51
| 34.98
|
A.1850~1887 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 年人均收入增加与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及辛亥革命有关
C.1914~1936 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 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图文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27-1936年,D项说与其有关,说法错误,因此正确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对该条约理解错误的是
①中苏双方同意一致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
②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表明中苏双方互助与合作的愿望
④中苏双方都表示拥护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各个小项,题干叙述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主体内容,其中明确提出对日本侵略行为采取共同行动,①对。题干内容明确表明与苏联结成了军事政治同盟关系,②错误。条约内容页明确表达了双方互助合作的愿望,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首次提出的,与题干没有关系,④错误,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面是南方某地上报的粮食产量数据图,对图中数据反映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1949年亩产量低.主要是抗美援朝物资紧缺导致
B.195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1958年亩产量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农业生产
D.196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纠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