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欧洲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
……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根据材料说明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指出:“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哪些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参考答案:⑴特点:直接民主。
成因: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权;公民人数少。
⑵原则: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 目的:通过分权,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或防止出现专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保障民众利益。
⑶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⑷认识: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依据国情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了古今中外的政治历程,以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考察点,分别考察了三种政治形式的特点、主要原则、原因以及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解答此题关键对于各种民主形式的基本知识要掌握准确,最后一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有( )
A.儒、道、墨、法家
B.儒、道、兵、法家
C.儒、道、墨、兵家
D.儒、兵、墨、法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百家”形容数量多,当时主要的流派有20多个,最重要的有儒、道、墨、法家等流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
东盟大事年表
1967年
| 东盟成立,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
1971年
| 签订《东南亚中立化宣言》。
|
1976年
| 签订《东南来友好合作条约》,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
1984年
| 文莱加入东盟。
|
1992年
| 决定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
1995~ 1999年
| 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
|
1995年
| 签订《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
1997年
| 首次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2001年~ 2002年
| 分别与中国、日本达成一致,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
2002年
|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
?——摘编自耿协峰《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等
小题1:(1)指出20世纪60年代影响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外部因素及表现。(2分)
小题2:(2)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5分)
小题3:(3)概括东盟和欧盟共同的成功经验。(5分)
参考答案:(12分)答案要点:
小题1:(1)冷战,越南战争(2分)
小题2:(2)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社会制度不同;合作领域是先政治后经济;政治目标是地区稳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低。(5分)
小题3:(3)从共同关心的问题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逐步推进区域化;不排外,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5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以东盟和欧盟为中心展开。
小题1:第(1)问注意“60年代”、“外部因素”“表现”等关键词;
小题2:第(2)问对比分析型题目,主要指出东盟区别于欧盟的地方,应从成员国的组成、合作领域和合作层次水平等方面比较。。
小题3: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形成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不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但是多级化格局至今没有形成;C不对,此时中国处于文革动乱时期,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D不对,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逐渐恶化;B符合题意,因此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以制衡苏联。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议制史实的是(?)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大致形成于18世纪
B.美国通过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
C.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德意志帝国议会实际上是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的第一任内阁首相是1721年上任的罗伯特·沃波尔,所以A项正确。美国的联邦制原则体现了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宪法中列举出来的国家主权权力,其它未列举的权力属于人民与各入州,所以B项正确。法国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所以C项正确。在德国君主是专制的,名义上有宪法与议会,但这两者对皇权没有任何的约束力,所以D项符合题意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