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年大庆,在首都举行盛大隆重的阅兵式,逢60周年进行盛大国庆庆典,就中华传统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A.60年有“六六大顺”寓意,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B.60年是半个世纪
C.60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甲子周期
D.60年是一个世纪时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其中50年是半个世纪,一个世纪是100年,66有“六六大顺”寓意,所以正确的是C项,其余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有许多关于“天”的俗语,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可违”、“人在做,天在看”,这些俗语表达了中国人对“天”的敬畏之心,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道家主张无为;B不对,法家强调法治;D不对,墨家强调兼爱;C符合题意,汉代儒者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点评: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电视剧《闯关东》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题干中电视剧提供的信息是反映是剪辫子这一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历史现象发生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因此剪辫与辛亥革命有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B。A、C、D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代儒学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在孔庙设立国学,请名儒讲学?②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③儒家经典有了标准读本?④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④项是在汉朝。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贸组织是一个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统一市场
B.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符合长远根本利益
D.世贸组织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还是一个政治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历史概念的能力。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纯经济的组织,目前既是经济组织又是政治组织的团体只有联合国和欧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