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可采用排除法,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是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而非北宋,因而含有②的选项都是错误的,故答案是B。宋朝采取的削弱相权的措施主要有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设枢密使掌管国家军政大权。相权被分割。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两位唐朝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可知,该部门负责政令的封驳,应该属于门下省的职责。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规模必须大于诸侯的国都规模。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齐国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逐渐增大
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已经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城市规模,说明了等级森严,战国时期临淄城成为当时最大的城市事实上意味着西周以来的分封制逐渐瓦解、等级秩序遭到破坏,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礼乐制度遭破坏,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战国礼乐制度的崩溃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A项。B项说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材料未体现;CD项说法本身错误,古代中国中央的权利哎不断上升,地方权力不断下降;君主权利不断强化的过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