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是指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董仲舒的新儒学糅合了多家学派的思想,体现了外儒内法的特点,故A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CD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之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回答:
(1)材料一的“理”和“气”各指什么?他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又有何不同?(4分)
(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哲学观分别体现了什么世界观?(4分)
(5)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是同时存在、密切结合而不可分割的。(6分)
(2)都认为理为万物的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封建制度和相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4分)
(3)认为“心”为宇宙的本体,强调自心,修身养性(4分)
(4)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4分)
(5)有,如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中节气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4分)
本题解析:(1)这几句的翻译应该是:“在没有天地的时候,毕竟也已经存在了形成天地的理了。有这种理,便有这样的天地;没有这个理,也就没有天地,没有人物,没有天地间的一切了。有理在,就有气在流行,在发育万物。”“没有面前的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面前的理。”“一定有了这种理,而后才有这种气。”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言论。
(2)材料二出自北宋理学家程氏兄弟,不仅把天理作为宇宙本体,更与人间的伦理道德原则直接等同:“人伦者,天理也”等等。
(3)原文大意: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们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说穷尽天下的事理,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必须向外寻求天下众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弥补增加我们心中的良知,出自心学家王阳明的观点。
(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哲学观分别体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世界观,都属于唯心主义。
(5)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四民异业而同道”说明王阳明认为尽管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的作为都有利于民生,所以从“道”(即心或天理)的层面而言是统一和相同的,是没有差别的,故王阳明认为在对待四民问题上关键在于正心诚意,所以答案选D,A项与题意相反,B C两项与材料中主旨强调精神的统一不符。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著名哲学家稽文甫先生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是因为
①他们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 ②他们都主张“良知”和“知行合一”
③他们都使正统思想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④他们都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故①正确;路德没有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故②排除;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这样人人都可以变成圣人,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人直接和上帝沟通,故③正确;中国不存在神权统治,故④排除;故答案为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欧美代议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