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3分)分别列举导致俄国、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外部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同: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3分) 外部原因:日本,西方列强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重;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6分)
(2)主张向西方学习,(3分)但是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或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借鉴。(3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俄国和日本近代的改革影响和变革的原因。根据本题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导致俄国和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外部原因是日本—西方列强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重;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2)从材料第一句话“改革的动力是西化”可以看出日本改革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向西方学习并不是照搬西方某一个国家,而是有选择的学习,经济方面学习的是英国,法制方面学习的是法国;美国方面学习的是军事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对列宁的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 ]
A.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B.改革后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
C.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发展进程
D.改革对俄国政治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项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上的目的、意愿,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因为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维护封建地主利益,但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和自由劳动 力等条件,这是客观上的作用,故D项正确。
考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点评:解答历史选择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观目的、客观作用”的限制词一定要特别的谨慎,要区别主观与客观。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统治者发动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的稳定,无论是封建统治还资产阶级统治均不例外,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
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其二,当然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所以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的改革方案是哪一地区封建主提出的?
A.主要农业区
B.工商业比较发达地区
C.草原地区
D.全国各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教材中明确表明草原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