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农》
材料二(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材料三?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四?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
——《贞观政要?论贪鄙》
材料五“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
——李贽《史纲评要》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治国政策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五阐述了什么看法?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国君要“简静”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君舟民水,要重视人民的作用;善于纳谏
(2)说明了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原因: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3)材料五认为魏征善谏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的善于纳谏。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它揭示了在专制主义的封建社会里,君主的意志往往起了决定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 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为,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旧唐书·西戎传》中记载了这样一首歌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注:翻手,形容快)自消灭。”歌谣所反映的这一冲突发生在
[? ]
A、汉武帝时
B、光武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高宗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反映出
[?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是?
[? ]
A.战国晚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