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个先秦思想家“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他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庄子的“忘我”是个很高的境界,忘记事物的一切区别、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区别,因此,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此孟子特明升平,授民权、开议院之制。盖今之立宪体,君民共主法也……以 国者国人公共之物,当与民公任之也。孔子之为《洪范》曰:‘谋及卿士,谋及庶人是也。’尧之 师锡众曰:‘盘庚之命,众至庭。,皆是民权共政之体,孔子创立,而孟子述之。”
——康有为《孟子微》
材料二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 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 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训政时期即“以党 治国”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特征及其成因。?(7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认识中国宪政的发展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与 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差异。(8分)
参考答案:
(1)特征:将西方的民主、民权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3分)成因:西方启蒙思想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减少变法阻力。(4分,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认识:中国民主宪政必须走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必须先经过暴力革命,然后过渡到政党政治和共和政治。(4分)差异:①政体上的差异:康主张君主立宪;孙主张民主共和。②革命方式的差异:康主张渐进改良;孙主张激进革命。(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此孟子特明升平,授民权、开议院之制。盖今之立宪体,君民共主法也...皆是民权共政之体,孔子创立,而孟子述之”并结合所学维新思想的知识,即可概括出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特征,其成因可以从政治力量、社会思想等角度说明。
(2)根据材料二“...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 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即可概括出孙中山对中国宪政的发展的认识。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立宪派,从其派别的主张的政体、道路出发,不难得出其主要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抵抗日本侵华,捐购飞机的民族企业有①天厨味精厂②保晋砂务公司③保兴面粉厂④宁波旅沪同乡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根据教材相关所学回答即可,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并且参与救济难民,维持上海的社会治安。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捐赠巨款以作训练航空人才之用;天厨味精厂捐购“天厨”号战斗机一架;宁波旅沪同乡会等五团体捐购飞机五架,并声明该机不供内战之用。选D 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是
A.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B.青藏铁路的开通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班主任得知班上的辉辉同学在校外偷了别人东西,如果他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辉辉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主张的准确记忆与迁移。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由此可迁移到本题,班主任在得知辉辉偷了别人的东西,会运用荀子的性本恶的思想,坚信对辉辉只要好好的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