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故此题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中央任命
B.世代相袭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代官员由中央在皇帝的同意下直接任命到地方,直接听从皇帝和中央的调遣,A项符合题意,B项是分封制下官员的产生方式,C是察举制D是科举制下的官员产生方式,故选A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视野拓展,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维护王朝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制度,随着王朝的变革官员的选拔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还设定了相应的监察制度以为保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重要性,直至今日公务员的选拔依然是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国家为此专门设立了公务员局,还建立了《公务员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这位官员的职责——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可以排除A,从时间上,该事件发生在西汉;从空间上,这位官员“周行郡国”,可以排除B,《汉书》记述了汉代的监察制度,某一官员的职能是在地方上的监察,具有这一职能的是刺史,其他选项的职能不是监察。刺史为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然《汉官典职仪》于六条条文之下,又概括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对地方政事,实无所不包。刺史秩六百石。所察之对象则为二千石之太守。武帝之意,以为断进之士勇于任事,故用低级官监察高官。刺史可乘传奏事,总隶于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前8),罢部刺史,置州牧,秩亦二千石,哀帝一度复旧制,不久又为州牧。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