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6 09:30:47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夫其卓绝在上不与士民等夷者,独天子一人耳。天子以秉政劳民贵……尝试计之,人主独贵者,政亦独制。 ——章炳麟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政府规定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安抚使除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材料一中的“不与士民等夷者”体现的是哪一观念?这里的“独制”什么时候确立?(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5分) (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3分)该设置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4)材料四表明,元初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意义?(5分)
2、选择题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选择题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
|
4、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是
A通判 B节度使 C三司使 D知州
5、选择题 某校高三文科班王同学为了加强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的理解和记忆,直观地反映了秦汉以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绘制了四幅相关朝代中央机构的图表,其中首次体现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是 ( )
皇 帝
|
| 皇 帝
|
| 皇 帝
|
| 皇 帝
|
太尉
| 丞相
| 御史大夫
| 枢密使
| 参知政事
| 三司使
| 门下省
| 中书省
| 尚书省
| 枢密院
| 中书省
| 宣政院
|
| | | | | | | | | | | | | |
|
A B C D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