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中国)黄仲舒
材料二: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材料三:“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办气……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国)房姆士一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理论?
(2)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实质是什么?
(3)这三种理论都起了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天人感应”“君权神圣”“君权神授”。
(2)西汉武帝面临严重的王国问题,要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的上升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3)“天人感应”因其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新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的权威地位;“君权神授”则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从而引发资产阶级革命。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中外对君权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运用材料有效信息正确、合理地解释历史的能力。本题既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第(1)(2)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即能得出结论,但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第(3)问关键应考虑全面。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意义在于( ? )
①?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大学的探索精神造就了大批学者
③奠定了近代西欧的教育体制?
④促进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荷兰著名思想家斯宾诺莎认为,天赋人权是指( )
A.人们不可转让和剥夺的自然权利
B.人们以社会契约转让的自然权利
C.人们签订社会契约所产生的权力
D.凡人的理性都来源于上帝的理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斯宾诺莎认为,人们保留的那些既不能转让、又不能被剥夺的自然权利,就是天赋人权,故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人们同意转让的自然权利,C项是指国家的权力,D项属于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洛克认为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请回答:
(1)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其学说与洛克的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认为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和外交权属于君主。
(2)孟德斯鸠。他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不同之处是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为君主。孟德斯鸠则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问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
(3)“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是权力之问的制约与平衡,是通过以权力来制约权力来预防专制与政治腐败。历史的进步意义在于:是当时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
(4)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
A.民本思想?
B.主权在民
C.教权至上?
D.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