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明清之际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廉、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忠、孝、廉、节、义”,而经世致用强调的是研究学问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因此排除D项;根据题干中的“影响着炎黄子孙”,而仁政学说与天人感应主要强调的是统治者,因此排除A、B两项。综上所述,只有C项符合题意,因为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还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
考点: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与迁移能力,理清朱熹的主要思想,主要采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要求比较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之处,由所学内容可知宋明理学融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完成了哲理化和思辨化的过程,所以①③两项正确,宋明理学并不倡导“经世致用”并且要求人们扼制自己的欲望,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②④错误,故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对于各阶段的儒学特征必须牢固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顾炎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意思是不主张提倡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就开始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思想的角度和高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
A.兼爱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可以得出明确的信息,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而A项是墨家的主张,克己复礼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民贵君轻是阐述君臣关系,强调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但这两项和题干事件没有关系,此题答案为C。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题干事件很容易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其本质的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