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赐爵制的开始
B.使宗室贵族失去授爵机会
C.宗室贵族仍可“衣食租税”,保留军籍
D.使秦逐渐成为“虎狼之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


图一?北魏文官汉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
材料二?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官员礼服为西式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为使日本人长得更高天皇下达食牛肉的敕令。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有轨马车、人力车、火车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缠足之大恶,将不惟忘其国,又以亡其种类”? ---谭嗣同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中的服饰,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日本了什么政策?(2分)
(3)材料三反映出维新变法运动中什么主张?(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为什么许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
新的重大举措?(2分)
参考答案:(1)信息:服饰汉化。(2分)
(2)文明开化(2分)
(3)兴女学(2分)戒缠足(2分)
(4)原因:旧的风俗往往会起到阻碍改革的消极作用,通过移风易俗,促使人们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为改革开路。 (2分
本题解析:(1)从图示可以看出北魏服饰在孝文帝改革后呈现出汉化特点。(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日本在社会习俗和日常生活学习西方的文化,这是文明开化的政策。(3)从材料“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可以看出维新派主张女子接受教育,兴办女子学校。谭嗣同则是对缠足进行了鞭挞。(4)移风易俗最容易使人们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点评:许多改革都是从社会习俗方面进行改革,因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思想紧密相关,改变社会习俗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思想,进而顺利的推进改革。孝文帝改革通过采取全面的汉化措施推动了卑微而鲜卑政权的转型;日本则是在文明开化的影响下明治维新顺利的推进。中国的洋务运动因为没有进行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的变革使改革步履维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中的文字应该是
A.洛阳
B.成都
C.杭州
D.广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北朝后期,一位南朝官员到洛阳,感慨的说:“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狄夷。昨至洛阳,始之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之后战乱频繁,洛阳成为废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 ]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6世纪英国国王推行的宗教改革
A.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B.实行共和式的长老制
C.否定教皇的权威
D.废除了主教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