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 世纪90 年代形成的反映全球化趋势的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都是区域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8年春天,27多万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1978 年学子“跨入大学校门”的时代背景是:文革后,邓小平复出,于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A、C、D 三项时间上都与题干不符。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 年底召开的,故A 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211 工程”出现在20 世纪末,故C、D 两项错误。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为青年人提供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所以出现了题干所述情景,故B 正确。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与此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其它阶段的史实也需要掌握: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聊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成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他与船友不可能聊到此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
[?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美均衡的世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汉代贾谊的《论积贮疏》、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下列有关“疏”的正确解释是
A.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问题的一种文体
B.表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一种文体
C.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D.委婉规劝上级的一种文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疏的含义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如上疏、奏疏等。故最佳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