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
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资”姓“社”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邓小平“南巡”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
B.邓小平“南巡”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
C.邓公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D.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部分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如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进一步突破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故A项错误,C项正确;邓小平“南巡”是为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突破口,故B项错误;1992年我国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故D 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十五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0年,中国内地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这位老农用朴素的语言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自由使用土地的权利但农村土地所有权依旧故集体所有,土地所有制形式并未改变,此题说法错误。
点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由此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
[? ]
A.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从国营企业转移到私营企业
C.从重工业转移到轻工业
D.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把20世纪90年代初看作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其依据是: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D.开放上海浦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实行“走出去”的战略,被看作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