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
阶段
| 时间
| 政治选择
|
第一阶段
| 1860—1911年
|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
第二阶段
| 1911—1913年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
第三阶段
| 1914—1928年
|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
第四阶段
| 1928—1949年
|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
第五阶段
| 1949—1976年
|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
第六阶段
| 1978年以来
|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
|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此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8分)
(2)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4分)
(3)你如何理解“现代化”的含义?(4分)简要谈谈从中国百年来探索现代化的曲折道路中获得的重要启示。(4分)
参考答案:(1)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4分)
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等。(4分)
(2)评价:计划经济模式曾在一定时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其自身的弊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逐渐失去活力,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
(3)含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其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启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他国经验;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具有艰难性和长期性特点,要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构建健全、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4分,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中第一阶段1860—1911年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指的是清王朝所进行的改革或自救运动,其目的在于抵御外辱,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由此可知发生在1960—1911年间的相关历史事件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第二阶段1911—1913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即指的是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发展,相关史实有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
(2)依据题干内容“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可知第五阶段指的是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该问可转化为如何评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可得出计划经济模式曾在一定时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其自身的弊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逐渐失去活力,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现代化的含义即为近代化的含义,结合所学可知现代化在不同方面表现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其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启示可以从百年探索的成功中得出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由此可以得出启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他国经验;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具有艰难性和长期性特点,要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构建健全、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8年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种“新的理论”即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括A、C、D等诸方面的内容。
点评: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本专题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要重点掌握这些理论成果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认识与理解这些成果是中国近现代先进阶级及其杰出代?表依据中国实际,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探索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记载:“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这一记载说明我国
A.全面推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B.继续坚持农业集体化道路
C.改造了农村的基层政权机关
D.正在变革传统的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A项缺少“包产到组”;《纪要》强调“集体经济也要建立生产责任制”,并非坚持农业集体化道路,B项不对;C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改变。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