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军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2分)
(3)写出一战期间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2分)
参考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说明了战争的残酷。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4)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等。(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第(3)问易回答;第(4)问较自由,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许多技术受到重视,下列技术中是在一战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
①飞机受重视,汽车也引起人们的关注②化工技术发展
③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改进④政府加强对私人经济的干预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进行有害友邦完全之举动。”这条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反对一国独霸中国,列强要共同侵华
B.在制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列强联手
C.打着“友邦”的名义侵害中国人民的利益
D.形成列强侵华的军事同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材料中“友邦人民”指的是帝国主义列强,条约要求各国在华权利均等,实际上使用权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所以这条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70年前,军队中死于疾病的人数通常都要超过死于战斗的人数,比例约为5:1。1918年,这个比例倒转过来了。……运输的改进使军队(至少在西欧)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时间不超过数周。这样就可以安排休息与体力恢复。最后,除了某些可怕的例外,入伍的公民把人道标准带进了军队生活,对战场上的平民百姓,对敌人,都以人道主义相待。另一个结果,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他们的前辈无从嫉妒的。按顿吃饭,饭菜不错。多亏附属的军事服务部门的发展,许多士兵实际上生活得比在家里好。
材料二:到了20世纪初,工人阶级对于军国主义化的国家主义的反响已经等同于对社会主义的反响,能把这两种思潮搅到一起的人便成为其中最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工人阶级冲破各国边境联合起来的呼吁,在1914年吹起的喇叭声中随风散开了。……之前,某些思想家曾以为20世纪的战争将是速战速决的。可是,1914年启端的战争,具有公众热诚、公众期望、公众义愤的威力……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已承受了可怕的牺牲,是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很快,两个海军大国英国与德国,抛弃了三百年来有关海战的种种限制,即:海上封锁须严格限于可用来从事战争的物资。……交战双方的社会都经历着同样的变化,政府不得不接受工会作它的伙伴,并承认了工会的权利与它在社会上的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自(英)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1)依据材料一,概述民众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其成因。(7分)
(2)依据材料二,简析民众与一战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
(1)态度:不反感战争。(1分)
原因: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运输的改进);人道主义的发展;军事服务的改进(前线生活条件的改善)。(6分)
(2)民众受蛊惑推动了一战的爆发;民众支持并广泛参与一战;民众促进一战持久进行;民众是一战的受害者;战争结束后,民众的地位提高。(任一点2分,8分)
本题解析:
(1) 前线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他们的前辈无从嫉妒的,可以看出不反感战争;运输的改进使军队(至少在西欧)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时间不超过数周;入伍的公民把人道标准带进了军队生活,对战场上的平民百姓,对敌人,都以人道主义相待;军事服务部门的发展,许多士兵实际上生活得比在家里好。
(2)把这两种思潮搅到一起的人便成为其中最成功的政治领导人,民众受到蛊惑;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民众支持并广泛参与一战;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民众促进一战持久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民众成为受害者;工会的权力不断上升,能更好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