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学习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中“奉还版籍、废藩置县”这一措施时,某班同学出现了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于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建中央集权,成为近代化重要前提
B.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C.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
D.消灭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化宪政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材料中的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4分)
(2)“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策略正确密不可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新掌权,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4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得满分。)
(2)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改革;武装倒幕,奠定了改革的政权基础;改革措施全面、得力,贯彻比较彻底;政府积极主导工业化;虚心向西方学习;妥善处理与旧势力的关系(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问是观点评述,因此解答时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其次选择其中一种观点阐述即可,但需要结合史论、语言规范;第(2)问,该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策略的关系,可以从明治维新的进程与特点去分析归纳,比如: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改革,武装倒幕,奠定了改革的政权基础,改革措施全面、得力,贯彻比较彻底,政府积极主导工业化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后期,德国、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其相同原因最主要的是
A.比较成功地进行了政治变革
B.中央政府权力削弱
C.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D.外国移民大量涌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文汇报》2009.12.26第六版
问题:
(1)福泽谕吉所说“人心的改变”的含义是什么?
(2)你认为,近代以来对世界“人心的改变”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明理由。
(3)你赞成福泽谕吉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指思想观念的变化(其它言之成理的观点也可)。
2.新航路开辟,印证了地圆学说,打破了人们天圆地方的观念;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猛烈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启蒙思想,促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其它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也可,如对黄金的崇拜,进化论观点等)
3.赞成:如近代西欧国家的兴起,几乎无不是以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先导的。至文艺复兴以来,英国一直以创新性文化思想和科技观念走在世界前列。英国革命的成功,率先确立了“议会至上”和君主立宪制度,使英国进入了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站在了世界现代化的最前沿,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型。(列举其它国家也可,但必须涉及三层含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以下关于《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B.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C.以英国《权利法案》作为蓝本
D.近代亚洲第一部宪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