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B.“文化大革命”中
C.1958年“大跃进”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由“沙家浜”、“红灯记”、“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可看出“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这是 “文革”中的景象。故选B。A项是在1957年;CD项是在1958年,因此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联合起来与美国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B.加快经济发展
C.实现政治一体化
D.抵制美苏的“冷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欧共体是一个经济共同体,主要是为了恢复和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选B项,本题重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哥伦布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在评价哥伦布时,布什与查韦斯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依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指出,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加入世贸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历史活动: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布什: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的发展由孤立推向统一,推进了人类近代社会发展。查尔斯: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给美洲带来了种族灭绝的灾难。
(2)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两极格局的解体;各国普遍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建立;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3)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观点二:是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扩张的手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悲剧的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文革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个别领导人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使得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所以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通过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来防止个人权力的膨胀,防止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件发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的方针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另起炉灶的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的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另起炉灶的方针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