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综合理解分析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人民公社问题,由已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以“一大二公”为特征,其中的“公”即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这一调整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很不适应,因此D表述符合题意。AB与材料无关,C“高速度”问题,主要与“大跃进”有关而与人民公社无关。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2年3月,社会广泛流传这么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同志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而作,请问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把握题干的时间信息。由于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1962年中国正处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A发生在1958年;B是在“文革”时期;D是在1956年,均和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
点评: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所绘制的中国与美国、日本、苏联(俄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GDP规模走势图。其中代表中日两国的GDP发展的曲线应该分别为

A.a与c
B.b与d
C.d与c
D.c与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美国在二战前工业产生量已经居世界第一,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工业产生量跃居世界第二
点评: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朱熹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强调“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县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这样,朱熹便将个别与一般绝对对立起来,朱熹想以此论证(?)
A.中国传统社会“尊卑贵贱”等级社会的合理性
B.理是无所不在,看的见,摸的着
C.佛教和儒家思想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得出朱熹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周时期的政治特征主要包括(? )
①实行王位世袭制 ②大力推行分封制
③实行专制统治 ④开始采用井田制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般认为,王位世袭制度开始于夏朝,结束于清朝。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都具有专制特色,不同的是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般把井田制作为西周的经济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