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
D.军事实力的差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汝等群臣须体察朕意!”?
——明治四年七月十四日《废藩置县诏书》
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年)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出“以《论语》经商”、“把算盘的基础置于《论语》之上”,即所谓“《论语》算盘说”。
对此,有人以“君子言义不言利”来加以质疑。涩泽荣一则引用《论语·里仁》来回应: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涩泽荣一说:“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那么,经营中的“仁义”到底是什么呢?涩泽荣一认为首先要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
——《论语与算盘:人生·道德·财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者设县的相同历史作用。(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涩泽荣一提倡的“《论语》加算盘”。分析其观点对日本发展的积极影响。(11分)
参考答案:(1)共同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日后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本国此后的地方政治的基础。(4分)
(2)评价: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1分)
他主张义利并重,既要发展经济以富民,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4分 只答出义利并重给2分,阐述完整得4分。)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发展都要兼顾经济利益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分)
影响:使日本大力发展实业,走上近代化道路;缓和了阶级矛盾,逐渐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4分 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日本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不包括
A.使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和保护
B.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C.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D.使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土地改革的影响。D项是“殖产兴业”政策带来的影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1853年黑船事件

图2 19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商船云集日本港

图3 1871年日本使节团出访欧美

图4 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修约谈判
(1)图1、图2事件对日本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日本政府大型使节团的出访对其改革有何作用?指出图4谈判的最终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与图1相比,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上:使日本主权丧失,成为半殖民地;加剧幕府统治的危机,激化阶级矛盾。经济上:进一步瓦解了日本的自然经济,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2)作用:进一步认识日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寻找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结果: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3)启示:改革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国家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
?
图1 1853年“黑船事件”:佩里舰队叩关?图2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日本明治维新时……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五?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1、图2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 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3)据材料三、四、五归纳中日两中改革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改革结果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关系:1853年,美国军舰入侵日本,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1871年派出大型使节团历访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文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积极修建铁路,兴办工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日本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举例: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3)相似:向西方学习,涉及经济、军事、教育改革。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
(4)改革应全方位的;改革应有所取舍;应大胆废除旧的政治制度等
本题解析:本题以日本近代化进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和材料为切入口,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学习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